为绝望的患者点燃生的希望
在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二病区,80后的女医生王宇给同行和患者的印象是态度和蔼,有求必应。别看她岁数不大,但工作业绩却很突出,于2018年荣获首届盘锦市青年医师岗位技能竞赛一等奖,并荣获“盘锦五一劳动奖章”。从医时间尽管只有短短3年多,但却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和病人的信任。
2007年,王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辽宁医学院,就读于临床医学专业英文班。连续五年荣获校奖学金,一次国家级奖学金。2012年考入辽宁医学院研究生院肿瘤学专业,在读期间,2013-2014荣获国家奖学金,2015年荣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称号。研究生就读这3年,是她收获颇丰的阶段,正式接触了临床,激发了她对肿瘤学学习的兴趣,有多篇论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
2015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二病区,得以进一步学有所用。
肿瘤科对普通人而言,望而生畏,有些恐怖。在这里工作,不光要有过硬的本领,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敬业精神和耐心,对患者的服务要贯穿于整个治疗的过程中。
她每天的工作都是从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开始。上班时详细解说,不厌其烦地解答各种疑问,下班时已是口干舌燥,但仍未结束,患者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打电话咨询。因此,她的手机从不关机,24小时对患者开放。年长的患者早已把她当成了可以信任的孩子,而她也早已把患者当成了亲人。
她面对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的预期寿命只有短短几个月。她既要因人而异对症治疗,延长他们的寿命,又要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尽可能减少他们的痛苦。她所承担的任务是艰巨的,如何做到最好,不给自己和患者留下遗憾,是她每天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面对每位病人,她都认真检查,积极治疗,还处处为病人精打细算,争取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她的真诚服务,感动了不少患者。但面对患者红包礼物的诱惑,她从未越雷池半步。
作为肿瘤科医生,常常需要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不但要因人而异地选择各种化疗方案,还需要掌握许多风险性操作技能,从抽胸水、腹水,到B超定位下心包腔穿刺这样高危的操作,其中不光需要的是胆大心细,还要有强大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顺利完成任务。而这些,都是王宇的日常工作,她用自己的精湛医术一次又一次地缓解了患者的病痛。目前为止,王宇已成功缓解数名晚期食道癌患者的进食问题。
由于肿瘤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肿瘤患者时常情绪低落,陷入绝望。肿瘤医生不但要积极治疗患者身体上的疾病,还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王宇从点点滴滴做起,为患者鼓劲加油,打消他们的疑虑,慢慢地赢得了病人的信任、支持与尊重。经她治疗的很多病人和她都成了朋友,日常生活中自己或家人有什么健康方面的疑问,常常会打电话和她进行沟通。尽管好多问题都超出了她的工作范围,但只要她能回答,就从不拒绝。
肿瘤治疗领域日新月异,新药物和新方法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王宇紧紧跟随医学发展的脚步,不断充实自己,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学习新知识和新指南,及时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跟踪本专业新技术,苦练过硬的基本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命,缓解了患者的痛苦。
敬业奉献,责任担当。肿瘤医生的临床工作繁重而复杂,用“陀螺”来形容工作中的王宇毫不为过。就诊高峰期,王宇一天接收数名入院患者,每个患者均需填写大量的病例信息,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评估病情,制定出详细的诊疗计划。虽然水杯就在办公桌上,但她常常忙得顾不上喝水。有时候本该下夜班,也因工作需要继续上班。
面对记者的采访,王宇自信中带着腼腆。她说,她无悔为医。她最大的心愿就是为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点燃生的希望,让愁眉紧锁的家庭重新露出笑脸,做一名当之无愧的“健康守护神”。
主办单位:盘锦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000002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2023000256号-1 辽公网安备21112302000010号
联系电话:0427-293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