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top_img.png

《盘锦市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4-11-18 浏览次数:35

一、主要目标

2025年末,建立高水平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体系,全重症医学床位(包括综合ICU床位和专科ICU床位,下同)达到15张/10万人,可转换重症医学床位(以下简称“可转换ICU 床位”)达到10张/10万人,相关医疗机构综合ICU床医比达到1:0.8,床护比达到1:3。

2027年末,全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8张/10万人,可转换ICU床位达到12张/10万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资源有效扩容,区域布局更加均衡,专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二、工作重点

(一)持续完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

1.打造重症医学科救治体系强调发挥重症医学科的 “医、教、研、防” 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托管、合作共建等模式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建立市、县资源统筹和协调调度机制,以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危重症伤病人员的救治和协同能力,构建高效的救治体系。

2.强化城市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将重症医学服务网络建设融入医联体建设,加强牵头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组建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强化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城市重症医学服务网络,提高区域内急危重症救治的整体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

3.提升县域内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通过推进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 “千县工程” 和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上下联动机制

(二)着力加强重症医学专科能力建设

1.合理增加重症医学专业床位设置。各医疗机构要按标准新增床位,储备可转换ICU床位,并配备相应设备,以满足紧急救治需求和平急结合的要求,确保在重大突发事件时能迅速投入使用。

2.推进重症医学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将重症医学作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优先支持方向,推广适宜医疗技术项目,积极引进先进治疗技术,丰富治疗手段,补齐重症医学专业技术短板。

3.加强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市级重症医学专业质控中心设置,鼓励有条件的县(区)设置重症医学专业质控小组。

4.完善重症医学科服务模式。在医院层面统筹重症患者管理,建立监测处置机制,强化疾病预防、早期预警与识别,关注早期康复。鼓励创新多学科诊疗模式,吸纳多团队参与,建立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同时,推进 “互联网 +”、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服务模式,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全方位提升重症医学科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5.加强重症医学信息化建设医疗机构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临床监测预警、质控管理、远程医疗等功能,并配合建设全省重症医学信息管理平台,推动临床业务流程和信息的标准化、同质化,为质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强化数据分析及应用,提高重症医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三)有效扩充重症医学专业人才队伍

1.加强重症医学专业医师培养。从知识与能力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重症医学专业医师的临床诊疗和科研能力,为重症医学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2.提升重症医学专业医务人员配备比例要求医疗机构按标准配备重症医学专业医师和护士,对于配备比例不达标的医疗机构,要制定年度计划,通过多种途径补充人员,确保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配备工作,以满足重症医学科的工作需求。

3.加强重症医学专业培训:包括支持高水平骨干医师培训项目、建立医疗机构内部培训机制和重症医学专业轮训制度,通过多种培训方式提升重症医学科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储备专业人才,发挥中医药在重症救治中的作用,提升整体救治能力。

(四)不断推进重症医学医疗服务领域改革

1.合理调整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价格:将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纳入动态调整机制,优先调整体现技术劳务特点和价值的项目价格,同时做好价格调整、医保支付和医疗控费等政策的衔接,在提升重症医学服务价值的同时,确保患者基本医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实现医疗服务价值与患者负担的平衡。

2.增强重症医学专业吸引力。充分考虑重症医学科工作特点和技术劳务价值,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向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适度倾斜。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盘锦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000002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2023000256号-1 辽公网安备21112302000010号

联系电话:0427-2939006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