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top_img.png

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关于“十四五”时期全面加强我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体系的提案》第15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1-18 浏览次数:424

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154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姚文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十四五”时期全面加强我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体系的提案已收悉,我委高度重视,针对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召开多次党组会进行讨论部署,并责成相关科室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答复如下:

一、急救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应急急救系统为指挥型救治体系,全市设立1个120急救指挥中心,6家公立急救站(盘锦市中心医院急救站、盘锦市人民医院急救站、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急救站、大洼区人民医院急救站、盘山县人民医院急救站、盘锦骨科医院急救站),4家急救网络医院(盘锦市中医医院、盘锦市传染病医院、盘锦监狱医院、盘锦金禾医院),5家急救网络乡镇卫生院(胡家镇中心卫生院、太平镇中心卫生院、沙岭镇中心卫生院、田庄台中心卫生院、二界沟卫生院)。现有14台监护型救护车,7台负压救护车。院前急救人员281人,其中急救医生64人,护士89人,司机71人,急救员57人。在非特殊情况下,基本上能满足市内15分钟,农村30分钟内到达急救现场,基本可满足群众急救需求。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人们对急救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高,暴露出一些我市在医疗急救方面存在的与经济发展及群众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市传染病医院应急医疗救治能力不足,救治重症或危重症病例力量单薄;二是我市综合医院感染科建设薄弱,设施设备及人员配备均不足;三是传染病医院、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等建设参差不齐;四是急救站分布不均,急救半径过大,急救车辆不足,人员短缺,网络医院和网络乡镇卫生院急救能力略差。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加强应急医疗急救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推进急救站建设,加强对急救站建设的投入和指导,确保急救站、网络医院、网络乡镇卫生院建设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卫医发﹝1994﹞30号)《医疗急救站设置原则和建设标准》(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辽宁省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以急救站为主体,二级以上网络医院为支撑,网络乡镇卫生院为补充的市-县-乡的三级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保证城区平均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农村地区平均服务半径10-20公里;二是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辽宁省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实施方案》要求,每3万服务人口配置1辆救护车,其中至少40%为负压救护车,我市需配备28台监护型救护车、19台负压救护车,各县区及急救站应按照标准配置车辆,每台救护车配备一医一护一司机一担架工;三是将网络医院及网络乡镇卫生院纳入急救中心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实现数据共享,加强对收治伤病员的医院业务进行监管满足群众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四是加强急救能力培养,加强业务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呼叫相应水平、全程转运速度和患者处置能力。

(二)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加快落实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及调度员编制。要根据各急救站的具体情况,给各急救站增加“急救专业”医护人员。提高急救专业医护人员福利待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医护人员从事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有效解决急救中心和各急救站招人难、留人难问题。申请相关机构,对急救等特殊专业,降低招聘门槛。同时探讨急救人才培养制度,合理调整薪酬体系,建立与院前急救工作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健全绩效考核办法,体现按业绩取酬;逐步规范配全急救车上工作人员。

除了增加急救专业医护人员,也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医护人员,加强急救技术的培训和强化,特别是各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急救站的紧急医疗救援作用,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急救能力,打造一支指挥有序、反应敏捷、技术过硬、运作高效的高素质急救队伍,让紧急医疗救援实行无缝救助,无论病人在那个位置,都能得到最快的医疗救助,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救助病人,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近期我委根据《关于开展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能力专项行动的通知》(辽卫办发﹝2021﹞3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目前乡村医生队伍的现状,在全市乡村医生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我市院前急救系统应急能力,加强卫生应急综合能力建设,及时应对目前疫苗接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异常状况,满足农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三)加强传染病医院建设

近几年,我委参照《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一直在努力加强传染病医院建设2018年省发改委投入280万元进行门诊楼改造,2020年,盘锦市政府先后投入559.343万元,进行负压病房改造,并引进一批医疗设备,医院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医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和北京解放军302医院和309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使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委协同人社、财政、社保等多部门,结合盘锦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建设综合性传染病医院的可行性。按目前的社会需求和实际工作情况,先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医院规模,增加人才引进,总体提升医院实力。

(四)加强医疗机构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科学信息化调度水平。我市120急救中心实现对全市所有电话受理、调度和车辆运行的实施监控和管理,形成覆盖全市所有急救车辆和医院的急救信息统一网络,实现公共卫生紧急救援中心对全市急救业务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持续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与医院信息系统连接贯通,目前120急救中心及各急救分站的院前急救调派系统均已按照时间节点更新完毕;二是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建立全国院前急救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加强急救相关信息管理,健全急救系统监测预警机制,提高智能化预警多点触发能力;三是加强急救车辆等急救运载工具和装备配置,按照缺口补足装备,逐步提高装备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完善急救装备的更新报废制度,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高效地展开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五)加强监管,开展考核指导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63号)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部门职责分工要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法负责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牵头开展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监管和绩效考核。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及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加强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的设置管理工作,对其执业活动进行检查指导。

(六)加强医疗知识宣传普及,提升公共急救技能

应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平台多种媒介,组建志愿者团队进社区、进家庭、进乡镇、进学校等方式进行宣传普及基础医疗知识及问题解答。我委2020年在往年开展盘锦市“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周活动的基础上,总结近几年大型义诊活动经验,结合现阶段疫情形势和常态化防控工作需要,因地制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宜的义诊活动,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加强健康宣教,提升公众防护意识和防护水平,有效提升全人群自救互救能力。我委将与相关部门联合,积极探索将急救常识和基本急救技能培训内容融入重点人员在岗培训内容,完善公共急救支持性环境。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关注和关心,也诚挚欢迎您以后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盘锦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5月17日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盘锦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000002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2023000256号-1 辽公网安备21112302000010号

联系电话:0427-2939006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