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top_img.png

对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关于推进医联体建设的提案》(第60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8-30 浏览次数:167

郑利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医联体建设的提案》(第6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卫健委大力支持下,按照《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21]20号)《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卫医发[2021]13号)等文件要求,我市、强化医疗联合体建设,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基层基础得到夯实,体制机制得到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

一、建立强有力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体制和推动机制

(一)组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医改领导小组

1.在市委市政府的强有力支持下,我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由负责医疗、医保和医药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市政府秘书长、督查室主任、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健委、市审计局、市医保局、市银保监局、各县区政府组成,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医改工作情况。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组织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统筹协调条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卫健委,办公室主任由市卫健委王刚同志兼任,路梅、汉英兼任副主任。负责措施的建议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方针、政策;监督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组织开展全市医改工作的指导、督查、考核及评估;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加大政府投入政策

一是市政府投入2500余万元,为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置了一台心电图机、一台DR、一台彩超、一台全自动生化仪,和市中心医院四大会诊中心直接联通,增强了基层服务能力。二是自2012年,盘锦市“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正式启动,通过向上争取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共投入项目建设资金966万。三是鼓励医联体医院专家进基层。我市印发了《盘锦市医联体医院专家进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开展诊疗服务补助方案》。自2018年起每年对医联(共)体专家和技术骨干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开展诊疗和技术指导工作,财政给予40万元/年补助。四是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村医待遇。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盘锦市关于解决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问题的实施意见》等方案明确规定村医收入为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确保村医基本工资达到年均1.2万元以上,即两级财政每月分别为每个村医补助500元;实行绩效工资,乡镇卫生院对村医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等情况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及财政定额补助资金。

二、筑牢网底,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一)加强镇村医疗机构建设

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为契机,按照“六统一、两独立”的原则,对362个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即统一布局、统一造型、统一外观、统一标识、统一结构、统一功能,对从业人员按服务人口1‰-1.2‰比例配备,全市共选聘村医490名。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等实行一体化管理,将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120种以上,实行零差价销售,门诊补偿由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统筹使用,村民在村卫生室就可以享受到城乡居民医保报销结算。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医防结合,以大洼区王家镇和盘山县古城子镇为试点,建立了镇卫生院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奖惩机制。

(二)构建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为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结合盘锦市实际,印发了《盘锦市分级诊疗实施意见》、《盘锦市区域医疗联合体工作指导意见(试行)》,旨在以医联体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建立完善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发挥三级医院牵头带动作用,形成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专家定期下基层、科室合作、人才培养培训及奖励激励机制,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进而实现发展方式由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自2016年盘锦市被省确定为市、县、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四级联动改革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印发了《盘锦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级联动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有力保障了四级联动改革的稳步推进,发挥城市大医院辐射带动作用。

(三)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定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政府举办,以政府名义下发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实施意见》,主要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及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等任务,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到目前为止盘锦市组建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7个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所辖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四)全面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我市印发了《盘锦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试行)》,重点从“九个结合”入手,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2021年全市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396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数达45.25万人,签约率达31.49%,其中重点人群签约人数达33.42万人,签约率达62.67%。

三、铺开医联体,试点医共体,探索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一)实现构建医联(共)体全覆盖

盘锦市共组建6个医联(共)体(4个医联体,2个县域医共体),以市中心医院为龙头与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盘锦市中心医院医联体;以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为龙头与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医联体;以市中医医院为龙头与2家社区服务中心、2家卫生院组建盘锦市中医医院医联体;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与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盘锦市人民医院医联体;以盘山县人民医院为龙头与13家乡镇卫生院组建盘山县人民医院医共体;以大洼区人民医院为龙头与14家乡镇卫生院组建大洼区人民医院医共体。

(二)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我市印发了《盘锦市区域医疗联合体工作指导意见(试行)》,通过医联体建设,推动双向转诊制度落实。医联体牵头医院负责人作为医联长,以理事会作为医联体管理组织,明确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责任、权利、义务,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内部收入分配和绩效考核等制度。落实各层级医疗机构定位,医联体上级医院辐射带动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业务指导、教学培训、专家坐诊等形式,促进医疗资源下沉,2021年盘锦市医联体专家下沉到基层2958人次。

(三)发挥盘锦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的龙头作用,进一步辐射、普惠域内基层医疗机构

一是盘锦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坚持医师下沉,辐射引领带动成员单位技术发展。根据成员单位需求,累计专家下沉集团成员单位坐诊1298人次,开展业务学习32次、面向居民健康教育知识宣讲20余场。基层门诊就诊率从2018年的6.09%提高到2019年9.29%。二是2020年妇产院区成立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目前已通过省级考核验收,为我市专科发展再造一道防线,填补我市空白;在辽河院区投入300余万元,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开设医疗美容科,打造公立医美新形象。三是同质化管理促提升,持续改进助发展。为促进医联体内同质化管理,集团组建由医务、护理、药事、院感部门管理专家,检验、超声及部分专业业务骨干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专家组成员根据本专业要求及基层医院建设标准制定质控方案,每年至少完成两次巡查,梳理问题清单,同时现场指导工作,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四是建立专科专病联盟。在市卫生健康委的支持和依托下,2019年我院牵头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相关专业科室组建肿瘤内科、内分泌内科、心血管内科专科专病联盟,相关科室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多个一对一帮扶科室。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基层医疗机构需求,以肿瘤专业为试点首先开展工作。继2019年肿瘤专科专病联盟启动仪式后,以肿瘤内科二病区为代表的专病联盟一直与大洼区医院、盘山县医院及兴隆台区兴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保持紧密联系,以开展学术活动、疑难病例讨论、接受进修学习等方式进行技术扶持,促进了专科疾病规范化诊治,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肿瘤患者得到同质化诊疗服务;心血管四病区作为“高血压、心律失常”专病联盟牵头科室,在今年5月份组织了“强基层、强规范”为主题的线上活动,以“房颤”为主题,旨在提高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对房颤和抗凝治疗的认知,包括中心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在内的全市基层医疗机构110余人次受益,掌握了合理使用抗凝药物知识,帮助患者获得最适合的治疗方法。五是形成补位发展建立学科共建。为解决双台区内医疗资源相对不均衡的现状,经盘锦市卫健委同意后,市中心医院与该辖区内两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一家乡镇卫生院分别签定眼科、儿科、口腔科一对一学科共建单位,建立跨区域的医联体合作模式,也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已协助双台区统一乡卫生院完成口腔科建设,当时中心医院也是选派1名专科医生,以全脱产形式进驻成员单位半年,工资费用全部由牵头医院承担,无条件支持基层专科建设工作,科室成立运行稳定后继续以定期下沉形式扶持至今。

(四)试点医共体合作模式

盘山县于2018年5月底,签订了医共体合作协议,开启医共体建设试运行。医共体采用(1+4)模式,确定胡家、太平、得胜、陈家镇等4个试点乡镇卫生院,针对各乡镇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积极开展专家下沉,组成若干个技术帮扶团队和派驻医师长期驻点对紧密型医共体中心卫生院开展多种方式帮扶。大洼区建设东风镇卫生院、清水镇卫生院医共体试点,派驻院长,探索区镇村一体化管理,制定《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常见病诊疗指导方案》,以学科共建为载体,对医共体东风镇卫生院进行定点专家下沉,开展“同医同药,同病同治”。

四、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

(一)四大远程会诊中心

目前,全市33个镇卫生院已经全部配备GE12导联心电图机(MC800)、迈瑞BS-330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影像、超声,实现了镇卫生院与市中心医院24小时联网会诊,强化了基层能力,为分级诊疗解决“接得住”的问题。自2016年起累计远程会诊41094余人次。

(二)强化信息化建设支撑

盘锦市实现全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系统使用100%覆盖,成为全省第一家提出项目建设终验的城市。加快推进新农合系统与基层信息系统的对接,完成了全市362家村卫生室系统升级改造,实现了村卫生室新农合刷卡报销结算功能,使百姓看病就医更加便捷,极大满足了百姓的就医需求,为基层百姓就医提供了方便。通过全省“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完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互联互通的卫生专网,推动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的信息化进程。

(三)信息化实现了门诊就医流程再造

针对群众看病“三长一短”的问题,医院着力推进互联网+医疗手段,建立面向患者服务的预约诊疗、自助挂号、自助查询、排队叫号和门诊病历自主打印等智能服务。创建门诊支付平台,启动门诊挂号收款处微信、支付宝一码付,患者可通过扫描身份证、居民健康卡以及个人医保卡在自助机上挂号、缴费。极大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的服务新模式,力求为患者提供全程智慧医疗服务。目前信息部正在进行门诊分时段预约系统升级,预估升级后问诊候诊等候时间平均约为20-30分钟。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在省卫健委大力支持和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继续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有效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强化医联体建设,深入开展一体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盘锦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7月14日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盘锦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000002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2023000256号-1 辽公网安备21112302000010号

联系电话:0427-2939006

foot_img_02.png